近年来,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,开发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,常常采取各种手段规避税收。其中,收装修款是否属于偷税行为,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本文将从法律视角出发,探讨开发商收装修款与偷税的关系。
一、开发商收装修款的性质
1. 装修款的法律地位

装修款是指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,向购房者收取的用于房屋装修的费用。从法律角度来看,装修款属于房屋销售的一部分,与房屋价格具有同等地位。
2. 装修款与偷税的关系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的规定,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、变造、隐匿、擅自销毁账簿、记账凭证,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、少列收入,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,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开发商收装修款本身并不属于偷税行为。如果开发商在收取装修款的过程中,采取不正当手段规避税收,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偷税。
二、开发商收装修款规避税收的表现形式
1. 隐瞒装修款收入
部分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,将装修款与房屋价格分开,不将其计入销售收入。这种行为使开发商逃避了相应的营业税、增值税等税收。
2. 增加装修款费用
有些开发商在收取装修款时,故意抬高装修费用,将高额的装修款作为收入的一部分,从而规避税收。
3. 采取现金交易规避税收
部分开发商在收取装修款时,采取现金交易的方式,以逃避银行对交易信息的监管,从而达到偷税的目的。
三、法律应对与建议
1. 完善税收法律法规
针对开发商收装修款规避税收的行为,应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法规,明确装修款收入的纳税义务,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。
2. 强化税务部门执法力度
税务部门应加大对开发商收装修款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,严厉打击偷税行为,确保国家税收安全。
3. 增加税收宣传力度
税务部门应加大税收宣传力度,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,引导开发商依法纳税。
开发商收装修款本身并不属于偷税行为,但在实际操作中,部分开发商可能采取不正当手段规避税收。因此,从法律角度出发,应加强对开发商收装修款行为的监管,确保国家税收安全。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,共同维护税收秩序。